首页  >  企业资讯企业资讯

新三板公司去年业绩“最大坑”:英极股份年收

  □金证券记者 胡春春
  截至本周,新三板挂牌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工作基本结束。
  虽然只有两成公司年报显示亏损,但却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坑”——曾经的优等生英极股份去年的营业收入竟然为零,并且从去年至今一直无实际经营业务。
  营业收入是个零

  和恒大淘宝、酒仙网过亿亏损相比,英极股份1042.58万元的亏损并不值得一提。
  但值得注意的是,英极股份的2015年年报披露,公司去年营业收入竟然为零。
  《金证券》记者注意到,公司在年报中写到:报告期内无任何营业收入……无任何实际经营业务。
  偌大的公司去年一整年都处于无业务可做状态。要知道此前英极股份一直是新三板的优等生。它在2014年的时候曾经创下过5496.59万元营业收入、2235.75万元净利润的抢眼业绩,当时可谓秒杀一片新三板挂牌公司。
  客户一解约就完蛋
  到底是什么让英极股份业绩突然变脸,而且还变得如此彻底?
  昨日,《金证券》 记者拨通公司董秘的电话,始终处于占线状态。
  随后记者在查阅公司年报及其他公开资料时了解到,公司无业务可做,主要是因为和日本合作方合同解除所致。
  英极股份的业务包括向客户提供软件外包服务,收取软件研发费用; 在软件研发成功并交付后,为客户提供维护服务,收取维护费用。
  业内人士表示,做软件外包服务的公司对合作方的依赖性比较强,而恰恰英极股份的合作方又特别集中,可能造成了一旦合作方解约,公司即无业务的境地。
  警惕其他埋雷的坑
  英极股份的业绩表现,不仅让市场资深投资者,也让包括主办券商太平洋证券在内的圈内人士感到惊讶。
  昨日,有投资者在看到公司年报后直呼“又一个大坑”。太平洋证券方面人士在和《金证券》记者交流时则直言,预料到业务模式抗风险能力会比较差,但是没想到这样。
  另一位券商新三板人士则表示,新三板类似做软件外包的企业很多,而像英极股份这样,业务模式单一、客户单一、没有行业壁垒、没有核心竞争技术的公司则更多。“这种情况后面会越来越多,新三板市场就这样,这么多家企业挂牌,真正能生存下来,得到市场认可的有多少,需要时间来回答。”
  多位券商提醒,新三板是一个金矿,但是也有很多埋地雷的大坑,投资者需要小心谨慎。
  卖壳也卖不掉
  需要提及的是,在与日方合作解除后,英极股份曾试图筹划重大事项,疑似卖壳。但很可惜,没有和借壳方谈拢。
  《金证券》记者了解到,目前新三板市场上,想要卖壳的企业在增多。这些想卖壳的挂牌公司虽然业绩没有英极股份那么惨,但是或因为公司不适应资本市场监管,或因为不愿承受每年督导费,而打算退出。
  但和A股市场相比,新三板的壳并不好卖。
  上述券商新三板人士直言,新三板挂牌成本不高、挂牌时间也不长,是壳不值钱的主要原因。一旦壳无法出手,这些业绩变脸的公司和深陷其中的投资者真不晓得该何去何从。

【编辑:苗苗】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