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商领域,拼多多可谓是个神奇的存在。据了解,拼多多于2018年4月中旬完成了新一轮30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近150亿美元。其神奇在于上线两年半就已积累了3亿付费用户,2017年GMV(网站成交总额)已超过1000亿元。要知道,达成同样的业绩,淘宝用了5年,京东用了10年。
拼多多成立于2015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C2B拼团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用户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的拼团,可以以更低的价格,拼团购买商品。通过分享拼团的社交理念,拼多多打造了独特的新社交电商模式。这种新社交电商模式帮助拼多多实现了用户的快速增长,其品牌口号也从“1亿人都在拼的购物App”改成“3亿人都在拼的购物App”。快速崛起的拼多多无疑是社交电商领域的一匹强势黑马。那么,拼多多究竟是如何实现让3亿人都在拼的?
瞄准差异化消费场景,服务中国最广大的人群
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电商行业几乎已经成为阿里、京东这些巨头的天下。拼多多在夹缝中生存,却表现出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气势。这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在于拼多多瞄准了阿里、京东们看不上的“下沉人群”,定位到差异化的消费市场。“拼多多关注的是中国最广大的群体,好比30年前你去深圳,干什么都能赚钱,不是因为别的,只是你选对了方向。”拼多多CEO黄峥说。
拼多多的成功在于抓住了移动互联网第三波人口红利,也就是三四线小城市及广大农村的消费者,这些人有微信但没有淘宝账户,其线上购物需求需要拼多多满足。据极光大数据显示,拼多多的用户70%为女性,65%来自三四线城市。由此不难发现,这部分人恰好是目前电商市场中不可忽视的消费人群。拼多多巧妙利用微信分享这种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满足了这部分人群的需求。在家里长辈活跃的微信群中,几乎随处可见拼多多的分享拼团链接,这部分人热衷于获取性价比较高的或者便宜的商品。
低价策略获取用户,社交分享形成裂变式传播
拼多多瞄准的是中国最广大的消费人群,这也决定了其平台的定位和商品的价格,这部分人在购物方面追求的一大要素是价格便宜。有人或许认为,现在消费升级带动了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商品的价格不再是影响消费者的必要因素。但如果真的从实际购买来看,一位家电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新营销》记者,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依然是家电行业销量相对较好的产品。所以,尽管在消费升级的大势之下,低价策略依然行得通。打开拼多多的App,琳琅满目的产品出现在消费者的眼前:8.9元10条内裤、39元的羽绒服、3元的抹胸、9.9元的打底裤……这些低价产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售卖,它更重要的功能是引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