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魅族有点背。
先是被给予厚望的Pro7销量惨淡,价格断崖式跳水,最近魅族事业部销售副总裁褚淳岷带销售团队大部分人离职又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
和重振旗鼓的小米不同,同样处在转型期的魅族并没有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反而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曾经那个小清新公司不知道何时变得越发让人看不懂了。
说到魅族,人们免不了来拿小米比较。同样都是打饥饿营销和粉丝经济,小米当初偷师魅族反而活得比魅族更滋润。后期魅族顶不住小米穷追猛打也开始走性价比路线,质量价格都也没多少差距的魅蓝对标红米系列,但前者却少见有后者热点营销功力。
虽然2015年魅蓝新机连环炮一样出击打出了销量,但2000万出货量的代价是10亿的亏损,2016年继续机海战略的魅族更是出现了品控不严、低配高价的问题,高端机市场依然空白。
而此时小米多品类发展转型已初见成效,不再拘泥于单一手机品类的小米打出“新国货”的口号正在把自己变成一家全品类的百货公司,自营渠道越发红火,在高端市场也有了小米MIX系列站住脚跟。
但在2016年,小米出货量遭遇暴跌。IDC的报告显示,小米2016 年全年出货量下跌36%,市场份额从2015年的15.9%下降到了8.9%。这引发了一波小米所谓的“互联网思维”是不是已经走到尽头的讨论。
这种讨论还未见结论,小米就咸鱼翻身了。2017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出货量2316万台,第三季度出货量继续猛增,达到2800万部,增幅高达86.9%,重回市场份额前五。
魅族已经很久没有进入这个榜单了。
魅族的机海战打不赢小米,高端市场抢不过华为和ov,可谓进退两难。产品线不明晰,唯量至上的策略早已消磨了魅族当年小而美的产品调性。
同为转型阵痛期,为何小米表现强劲,魅族则总是在掉链子?
魅族踩不上点也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在智能机普及阶段的2011年,小米以性价比优势成功掠夺市场。彼时魅族的定位依然是2000元以上的中端机,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精致的做工,魅族的市场表现也可圈可点。
等到2014年国产智能机普及结束,用户进入换机阶段,专注于低端市场的性价比战略失效,增长逐渐放缓,反而华为、ov等高端机销量出现井喷之势,魅族却在这个时候开始推出了魅蓝系列,彻底放弃了小而美路线,贯彻销量至上的方法论,去和已经打成红海的红米千元机市场较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