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呼唤独角兽的消息传出,小米将会在A股和H股上市的消息不胫而走。
“你可以瞧不起小米,但你不能瞧不起雷军。” 这位早年间会模仿乔布斯,身穿黑色圆领衫亮相活动的程序员正在筹划一场数额巨大的公开募股(IPO)。他可能创造出今年全球最大规模的上市交易。分析人士对小米的估值从800亿美元狂飙到2,000亿美元不等。
这时,“小米到底值不值千亿美元”则成为了当下科技圈最大的争议所在。有基金经理表示,他们不会买入小米IPO发行的股票,因为中国的硬件公司都面临低利润率、恶性价格战和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低的问题。
而小米的支持者认为,该公司不是纯粹的硬件公司,而是像苹果一样,拥有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包括运动手环和电饭煲等众多互联网连接设备。小米浏览器和应用商店可以产生广告和游戏收入,且利润率大大高于智能手机。
二者的矛盾点无非在于小米“到底是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上。这一点,雷布斯早已经给出了答案。
“天使雷”的投资布局
在官网,小米自称为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互联网电视以及智能家居生态链建设的创新型科技企业。
公开财报显示,在小米2016年的收入组成中,79%来自于硬件,21%来自于互联网服务业务。硬件业务的净利润率仅为2.8%,而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净利润率则超过40%。2017年,预计小米收入为176亿美元,其中硬件业务的收入占比为68.3%。预计到2019年,互联网服务业务的收入占比将超过硬件收入,届时小米收入将达到382亿美元。
而小米的此番“互联网逆袭之旅”可追溯至2014年。彼时,小米手机业务如日中天,而具有前瞻性视野的天使投资人雷军便开始以IoT智能硬件为大方向,前瞻布局小米生态链。而小米生态链公司,既非简单的OEM/ODM,也不同于参股投资形成的松散联盟,而是小米全方面输出供应链、资金、品牌和渠道等支持,从1到N复制小米产品逻辑,快速延伸小米品牌产品线的垂直产品型公司。
小米IoT领域主要投资企业
这样立体丰满的投资布局,为小米未来的产品矩阵打下了基础,也让其“硬件公司”的“羸弱名头”不攻自破。
“雷布斯”的生态帝国
自创立以来,小米就立志对标苹果,而小米也凭借手机累积了一批忠实的“米粉”。
但“雷布斯”深知,其低价高配主打性价比的策略,使小米的“吸粉”能力与主打极致创新、极致设计感的苹果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单靠偏耐用消费品属性的手机并且在少SKU策略下,小米的品牌热度难以维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