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热点资讯

三只松鼠之后,后坚果市场还能怎么玩?

  作为坚果行业的龙头企业,“洽洽”的年度营业额过10亿元至少用了5年,而作为新秀的“三只松鼠”,达到同样的高度只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即使在天猫商城,洽洽的销量排名也长期不受人待见。很多人据此推论,“三只松鼠”的玩法,更代表着坚果行业的发展方向:配送物流化、销售平台化、中间去渠道。而稍具质疑精神的销售人员,只要翻翻坚果市场的发展史,就不会如此轻率地得出这个结论。

  坚果市场的产品升级史

  早年,被邓小平誉为“中国第一商贩”的“傻子瓜子”,因瓜子一个单品而名动全国,而傻子瓜子之所以家喻户晓,离不开对产品“一嗑三开”“鲜美生津”的口耳相传,没见人说傻子瓜子的专卖店如何让人流连忘返。16年后,洽洽不仅在包装上推陈出新,“不脏手”“不上火”的产品特点,也助其在大卖场和小店渠道中实现快速动销。只是在电商的冲击下,衰落得太过迅速。2011年之后,一个“三只松鼠”的全新品牌,凭着碧根果单品开路,几乎用如出一辙的手法偷袭了洽洽,只不过人家跳出了瓜子的单品,产品换成了坚果。

  看得到的是,坚果市场的每次变化,并非简单的渠道调整,更多的是伴随着产品升级。

  后浪拍前浪,新桃换旧符的事儿,在开放的市场经济里,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更何况还是快消品。洽洽十年如一日的渠道调性和业务模式,是发型没有赶上潮流的演变,看起来有些土气,而长期无法推陈出新的产品系统,才是让他在2008年无法弄懂马云设立“淘宝商城”(也就是今天的“天猫商城”)的意图根源,洽洽自然也就无法见招拆招。

  当年的淘宝集市还是一个填不满的窟窿,遮遮掩掩的广告收入,不足以撑起他今天的野心。阿里巴巴需要的是那些有市场口碑积累、有成熟制造体系,有新产品研发升级体系的品牌企业,成为相互背书的兄弟。如果那两年,洽洽能够灵光一闪,看懂电子商务“品牌企业阶段”的到来(备注:我把电商发展分为草根品牌阶段、淘品牌阶段、品牌企业阶段、海外品牌企业阶段、奢侈品牌阶段),凭借10多年来积累的声誉、产品体系以及新品的研发能力,今天的坚果市场格局,很可能是另一番模样。IDG也许不会投三只松鼠,马云也会更倾向推荐有线下积累的洽洽。然而,一切不能重来,洽洽那两年正筹备上市,四处领奖,“最危险的时刻”成了洽洽“最美的时光”。

  但是,与其说互联网风口决定了渠道命运,不如说消费者的喜新厌旧才是市场的上帝之手。傻子瓜子用个体取代集体,赶上了鼓励个性解放的改革开放;等到“洽洽”横空出世,大商超和小店又分分钟秒杀了专卖店,赶上了消费环境的升级;现在轮到“三只松鼠”,人家压根儿不建实体店了,借着互联网风口,凭着单一的电商渠道,就把行业的龙头老大臊得没脸没皮。如今,消费者玩的是新鲜和体验。线下老说线上服务不好、体验差,你怎么不说,那么多消费者为三只松鼠送个开壳器、垃圾袋、一次性手套乐此不疲地做免费宣传。说人家品类多、产品杂,你怎么不说人家渠道基本零库存。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