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消息指出,印度将把手机进口关税从15%上调至20%,希望以此促进本土制造业的发展,不少业内人士高呼,苹果麻烦来了,但仔细考虑一下,苹果能有什么麻烦呢,印度市场本身就不是苹果的主力市场,多年来,苹果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与国产手机、三星在印度的销量不在同一层级。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为何要考虑开始上调手机进口关税了呢,可能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基于对印度本土手机厂商的保护,并对中国手机厂商设立障碍的先兆。那么如果说,印度下意识的开始对中国手机厂商设立障碍,对于以印度市场作为增长主力的小米来说,可能并不是个好消息。
印度上调手机进口关税,对小米等国产手机有何影响?
要知道,当前国产手机目前基本上将海外的主力战场摆在了印度,当前,小米重新回到全球第四的位置,出货量同比大涨96.9%。但是我们若仅仅看国内市场,国际调查机构GFK数据显示,国内市场,华为凭借1.02亿部的销量登上2017年中国手机市场榜首,其后分别是OPPO、vivo、苹果和小米。后四家的的出货量增长都在5%~8%之间。但在2017财年,小米在印度市场营收达到了837.93亿卢比,较上一年的104.62亿卢比增长696%。因此,小米在2017年复苏背后的原因,基本上是要归功于印度市场。如果说印度市场在政策上发生更大的变动性,那么小米的未来可能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
2017年,整个业内都在喊着小米强劲复苏了,雷军延续了小米神话,小米是第一家能够在陷入颓势之后反弹的手机厂商,但从另一面看,依赖印度市场的人口红利,这其实是为小米未来发展埋下了隐患。
印度在2014年启动了“制造印度”计划,提供各种减免政策和土地吸引国际品牌在印度建厂,过去三年来,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在印度进行了大量的投资,但是不可能会达到完全的本地化,其中一部分依然需要通过从中国进口的模式,这意味中国手机厂商需要进一步加大在印度的投资建厂、雇佣更多的工人来解决印度当地就业问题与本土化生产能力来迎合印度新的进口关税政策的变化。
但是不能避免的是,一方面,进口税提升了,从中国进口的那部分的出货需要承担更多的税率成本,另一方面,要加快本土化建厂、开店的步伐,又意味着又是大量的成本投入。这意味着国产手机与印度本土市场捆绑的更深了,但另一方面,印度上调进口关税或许只是开始,并不意味着未来没有其他政策壁垒。这一切体现出印度政府基于本土国情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下的选择。
手机制造业与印度首选的劳动密集型经济发展模式与印度制造大国的战略都是极度匹配的。2014年印度莫迪政府大张旗鼓地提出“印度制造”的口号,打造世界制造中心是印度基于当前国情的未来战略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