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资讯热点资讯

麦肯中国市场之争,麦当劳是否赢了世界却输在

  1987年“双十一”的第二天,肯德基在中国的首家餐厅开在了北京,它主营的炸鸡和汽水创下了开业首日营业额数十万的业绩,两年后,肯德基扩大产品线推出了第一款汉堡,就此,肯德基的产品组合升级为炸鸡、汉堡和汽水。

  就在这个时候,1990年国庆长假结束的第一天,踩着肯德基推出汉堡的步伐,麦当劳定点深圳东门,开业之初,麦当劳就和肯德基形成了“南北对立”的品牌文化。

  然而比起在中国拥有近6000家门店的肯德基,麦当劳至今在国内的门店总数仍然没有超过3000家,表面上,好像麦肯相争肯德基稳稳领跑,但另一方面麦肯两家作为全球化品牌,在全球战场上,麦当劳总数30000多家门店比起肯德基的10000多家门店也算是扳回了一局。

  连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连锁店的数量与质量,特别是激烈竞争环境下连锁店的扩张速度与开店成功率。至于品牌战略也好,还是产品、选址、价格与营销以及相配套的内部运营管理机制,均是其完成整体发展的工具与手腕。

  不过,同样是世界顶级的一等一的快餐企业,同为连锁运营体系,麦当劳具有更长久的营运背景、更雄厚的企业实力、更强势的品牌资产,为什么肯德基在中国市场能呈全面反超之势,致使构成如此悬殊的落差?这方面,还得从麦肯两家的品牌文化和营销手段说起。

  品牌态度的本质区别所在:要不要为迎合本土市场做出改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全球化进程提速。在这个人口世界第一、最具潜力的餐饮市场,“本为同根生”(同源自美国)的全球快餐两大巨头麦当劳与肯德基,在中国市场不曾演出“相煎何太急”的悲剧,均在博弈中获得了让全球其他市场汗颜的骄人业绩,中国市场成为带动这两家全球业务开展的“发动机”。

  作为全球快餐第一品牌的绝对老大,麦当劳在中国市场的业绩远远落后于同样出自美国本土市场的肯德基,两者之间的规模和体量相去甚远,导致这一局面的形成,产品战略的差异化占了绝大部分比例。

  1.肯德基推行本土化战略,知道自己的顾客群体是谁并为他们服务

  肯德基在中国市场开业初期一炮而红不但震惊了《纽约时报》,也震惊了当时的交警叔叔。据说,当时去肯德基消费还得在交警的指挥下进店,那时的肯德基俨然成了网红界的最强鼻祖。

  不过作为一个网红就得承受网红不可说之痛,肯德基作为炸鸡界的爱马仕,当时仅有的八款产品,贵是一方面,产品“少而怪”的问题更严重。

  不过好在肯德基从北京首家店的销售情况,就已经知道了自身要服务的对象是谁,另一方面随着大众消费能力的缓缓上升,肯德基慢慢丢掉奢侈品的标签,再加上那时的商业环境并未处于当今强烈过剩的局面,最终肯德基也慢慢开始布局更大的中国市场。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