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热点新闻

知识产权保护“丹阳眼镜”健康发展

    江苏丹阳是“中国眼镜生产基地”和“中国眼镜出口基地”,全国眼镜制造业的“中国驰名商标”不足10家,丹阳就有6家企业榜上有名。国内树脂镜片生产领域中的“四大天王”万新、明月、唯尊、鸿晨公司均来自丹阳。

    丹阳年产眼镜架1.2亿副,占全国三分之一强;年产光学玻璃及树脂镜片2.5亿副,占全国生产总量的70%以上,约占世界总产量的40%。在主导国内市场的同时,丹阳的树脂镜片还漂洋过海到达欧美、东南亚等市场,每年出口量达1亿多副,成为全国最大的树脂镜片出口基地,年销售额超过70亿元,形成了从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完整的产业链及社会化分工、规模化配套、上下衔接的产业体系。

    随着“中国眼镜生产基地”、“中国眼镜出口基地”、“眼镜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三块金字招牌纷纷落户丹阳市,眼镜产业已成为丹阳的“第一形象产业”和对外的一张“烫金名片”。“一副眼镜扮靓一座城市”,成为诸多媒体宣传丹阳时的一句常用语。

    然而,放眼国内很多城市,打着“丹阳眼镜”招牌的眼镜零售店可谓为数众多。就在几个月前,南京街头的两三百家“丹阳眼镜”,经查实竟无一家经过工商部门注册,因而遭遇严打。

    “丹阳眼镜这张城市名片一定要得到知识产权的保护。”去年12月9日,“丹阳眼镜”集体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商标评审委批复通过初步审定。“丹阳眼镜”集体商标及图案即将正式落地,丹阳眼镜将在知识产权的保护下健康发展。

    江苏丹阳共有各类眼镜生产、加工、商贸企业2600多家,从业人员6万多人,有30余家企业通过了ISO质量认证,拥有注册商标2800多个、中国驰名商标8个、江苏省著名商标15个。在商贸流通领域,“丹阳眼镜”这些年逐渐有了不可限量的商业价值。

    “丹阳市将在集体商标正式注册后,与相关部门一起展开维权行动。”丹阳眼镜商会已经在着手下一步的工作。丹阳眼镜商会秘书长汤金斌说,根据丹阳眼镜集体商标使用管理规则,今后丹阳眼镜商会将会考虑成立专门的运作公司,全国各地除丹阳外,只要使用“丹阳眼镜”作字号开设眼镜行(店)的,首先要得到商标权人的授权,然后按要求使用统一的编号、统一的装修门面、统一的标志,采用统一的形象管理。丹阳眼镜商会在实行质量控制方面,还将考虑成立采购联盟,通过定点采购,保证门店一半以上的货品出自丹阳,使店名与商品相符。

    (李干荣)

    《中国国门时报》

Copyright © 2015-2029, 中国影响力品牌企业评选高峰论坛组委会 版权所有,Rights Received.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邮箱:zhgyxlpp@126.com
您是第 532779 个访问者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